“红色火焰”照亮前行之路
——采油十一厂2024年党建工作综述
2025年01月13日
字数:1756
浏览量:
□本报通讯员 朱燕
2024年以来,采油十一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拓展党建工作成效为目标,努力把好思想“定心盘”,夯实基础“压舱石”,发挥引领“强动力”,用“红色火焰”照亮了采油十一厂高质量发展的前行道路。
强思想 铸魂魄把好党建“定心盘”
采油十一厂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上率下,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研讨常态化,确保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厂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指尖课堂”等,努力推动新思想进班站、进岗位、进头脑。同时,基层各党支部组织干部员工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工作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讲”“两重温”、过“政治生日”、接受“红色洗礼”等活动60余次,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和殷切嘱托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立足岗位建新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采油十一厂党委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通过原文领学、解读深学、案例警学、主题研学的方式率先开展党纪学习专题教育。同时,以“党支部同步跟进、党员全面覆盖”为原则,采取领导干部先学、党组织书记领学、党支部督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模式,逐章逐条深学、联系实际研学,厂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152次,专题研讨110人次,各党组织纪检委员解读《条例》14次,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72次,学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转化为日常行为的“指南针”“导航仪”。
打基础 强履职夯实党建“压舱石”
为推进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划出党建任务“硬杠杠”,采油十一厂党委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党建责任分管领域的实施意见。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扎实履行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按照年初下达的“计划书”和“军令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干部履职作为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时,采油十一厂党委狠抓党组织书记这个“牛鼻子”,实施“登高计划”,制定培训“菜单”,对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持续“充电”,让党组织书记登台“比武”,开展“党建大讲堂”78人次,落实党委“兜底”培训74人,推动党组织书记种好“党建责任田”,并覆盖至全厂34名基层党支部书记。
“六个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始终是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固本之策。采油十一厂党委从“组织健全、阵地标准、程序完善、资料规范、做法特色”五方面入手,让各基层单位深入挖掘和提炼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亮点成效,形成“一党支部一阵地一特色”的创建氛围。同时,成功打造桐川作业区镇一联“桐心苑”和彭阳作业区孟一联“抵边护油卫士”两个公司认可的优秀党建品牌。
促融合 助发展发挥引领“强动力”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为推动党建“三基本”和“三基”工作有机融合优化升级,在油公司改革模式下的采油十一厂新集作业区率先迈开创新探索步伐,牢牢抓住“组织、制度、人”三个关键因素,以“两组融合、岗位融合、责任融合”为落脚点,将党建优势和基层管理优势相结合。同时,通过“一优四融”即“优化党组织架构,融合共建模式、融合共建清单、融合共建载体、融合共建目标”,科学合理设置党小组13个,制定融合共建岗位责任清单7项,建立“党员+员工+党小组+班组”一体化运行机制和云端量化考评系统,进一步释放了班组动能,激发了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班组战斗力,为各基层单位今后“两组”融合率先“打样”。
值得一提的是,采油十一厂地质研究所积极构建“目标同向、措施同行、激励同步”的融合机制,以横向推进油田稳产、勘探开发、科研攻关“三项融合”,纵向实施“所长+党员干部”“专家+党员干部”支撑小组帮促活动,坚持深耕党员干部“责任田”,努力让党建工作转变成看得见的生产力。方山作业区镇四联党支部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三基”工作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大力开展“党建+”系列实践活动,积极落实“党建+管理”“党建+安全”“党建+经营”等各项工作,将党员岗位责任制落实融于“两册”管理,营造了“党徽闪耀遍山井,效益引领满山红”的良好氛围,使长征路上成本低、用工少、产量高、利润大的长庆效益第一站的品牌更加闪亮。
2024年以来,采油十一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拓展党建工作成效为目标,努力把好思想“定心盘”,夯实基础“压舱石”,发挥引领“强动力”,用“红色火焰”照亮了采油十一厂高质量发展的前行道路。
强思想 铸魂魄把好党建“定心盘”
采油十一厂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上率下,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研讨常态化,确保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厂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指尖课堂”等,努力推动新思想进班站、进岗位、进头脑。同时,基层各党支部组织干部员工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工作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讲”“两重温”、过“政治生日”、接受“红色洗礼”等活动60余次,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和殷切嘱托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立足岗位建新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采油十一厂党委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通过原文领学、解读深学、案例警学、主题研学的方式率先开展党纪学习专题教育。同时,以“党支部同步跟进、党员全面覆盖”为原则,采取领导干部先学、党组织书记领学、党支部督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模式,逐章逐条深学、联系实际研学,厂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152次,专题研讨110人次,各党组织纪检委员解读《条例》14次,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72次,学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转化为日常行为的“指南针”“导航仪”。
打基础 强履职夯实党建“压舱石”
为推进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划出党建任务“硬杠杠”,采油十一厂党委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党建责任分管领域的实施意见。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扎实履行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按照年初下达的“计划书”和“军令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干部履职作为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时,采油十一厂党委狠抓党组织书记这个“牛鼻子”,实施“登高计划”,制定培训“菜单”,对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持续“充电”,让党组织书记登台“比武”,开展“党建大讲堂”78人次,落实党委“兜底”培训74人,推动党组织书记种好“党建责任田”,并覆盖至全厂34名基层党支部书记。
“六个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始终是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固本之策。采油十一厂党委从“组织健全、阵地标准、程序完善、资料规范、做法特色”五方面入手,让各基层单位深入挖掘和提炼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亮点成效,形成“一党支部一阵地一特色”的创建氛围。同时,成功打造桐川作业区镇一联“桐心苑”和彭阳作业区孟一联“抵边护油卫士”两个公司认可的优秀党建品牌。
促融合 助发展发挥引领“强动力”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为推动党建“三基本”和“三基”工作有机融合优化升级,在油公司改革模式下的采油十一厂新集作业区率先迈开创新探索步伐,牢牢抓住“组织、制度、人”三个关键因素,以“两组融合、岗位融合、责任融合”为落脚点,将党建优势和基层管理优势相结合。同时,通过“一优四融”即“优化党组织架构,融合共建模式、融合共建清单、融合共建载体、融合共建目标”,科学合理设置党小组13个,制定融合共建岗位责任清单7项,建立“党员+员工+党小组+班组”一体化运行机制和云端量化考评系统,进一步释放了班组动能,激发了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班组战斗力,为各基层单位今后“两组”融合率先“打样”。
值得一提的是,采油十一厂地质研究所积极构建“目标同向、措施同行、激励同步”的融合机制,以横向推进油田稳产、勘探开发、科研攻关“三项融合”,纵向实施“所长+党员干部”“专家+党员干部”支撑小组帮促活动,坚持深耕党员干部“责任田”,努力让党建工作转变成看得见的生产力。方山作业区镇四联党支部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三基”工作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大力开展“党建+”系列实践活动,积极落实“党建+管理”“党建+安全”“党建+经营”等各项工作,将党员岗位责任制落实融于“两册”管理,营造了“党徽闪耀遍山井,效益引领满山红”的良好氛围,使长征路上成本低、用工少、产量高、利润大的长庆效益第一站的品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