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特色挖潜技术支撑长停井高效复产
2025年10月22日
字数:553
本报讯 (通讯员达引朋 刘建升)10月15日,笔者获悉,今年长庆油田长停井措施治理突破480口,日产油水平456吨,阶段累计增油突破7万吨,实现无效资产高效盘活,长停井措施挖潜复产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老井复查工作的不断深入,长停井治理面临低阻油藏精准识别难度大、常规措施复产工艺适应性降低等难题,井筒治理与挖潜项目组充分依托油气工艺研究院、勘探开发研究院等技术支撑单位,围绕长停井效益复产和浅层增储两大目标,坚持地质、测井、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开展潜力分析,优化升级治理工艺,为油田稳产增产注入强劲动力。
在非主力层挖潜方面,建立多种隐蔽性油层识别方法,对20口测井进行二次解释,措施后初期井均日增油1.42吨,累计增油8800余吨。针对高含水井长停井,创新“宽堵水、硬转向、压新缝”思路,通过堵压结合改变水驱优势方向重构渗流场,开展前置封堵控水压裂13口,单井日产油1.14吨,含水率由100%下降至71.2%。针对超低渗油藏物性差、驱替系统难以建立导致的长停井,攻关形成以“体积改造、前置补能、间歇压裂、梯级加砂、全程暂堵”为核心的宽缝压裂技术,试验8口井,单井日增油1.5吨,较常规措施提高2倍以上。针对底水锥进水淹、套损等复杂长停井,推广多段短簇细分层压裂技术,开展侧钻水平井、柔性多分支侧钻等新工艺试验,提产效果显著。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老井复查工作的不断深入,长停井治理面临低阻油藏精准识别难度大、常规措施复产工艺适应性降低等难题,井筒治理与挖潜项目组充分依托油气工艺研究院、勘探开发研究院等技术支撑单位,围绕长停井效益复产和浅层增储两大目标,坚持地质、测井、工程一体化运行模式,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开展潜力分析,优化升级治理工艺,为油田稳产增产注入强劲动力。
在非主力层挖潜方面,建立多种隐蔽性油层识别方法,对20口测井进行二次解释,措施后初期井均日增油1.42吨,累计增油8800余吨。针对高含水井长停井,创新“宽堵水、硬转向、压新缝”思路,通过堵压结合改变水驱优势方向重构渗流场,开展前置封堵控水压裂13口,单井日产油1.14吨,含水率由100%下降至71.2%。针对超低渗油藏物性差、驱替系统难以建立导致的长停井,攻关形成以“体积改造、前置补能、间歇压裂、梯级加砂、全程暂堵”为核心的宽缝压裂技术,试验8口井,单井日增油1.5吨,较常规措施提高2倍以上。针对底水锥进水淹、套损等复杂长停井,推广多段短簇细分层压裂技术,开展侧钻水平井、柔性多分支侧钻等新工艺试验,提产效果显著。